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核电正与我们渐行渐近 为你细说它的“前世今生”

新能源开发作为很多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早已被各国政府提上日程。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等,其中核能以绿色、高效、低碳排放、高能量密度和可规模化生产等突出优势成为目前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之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42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并有66座在建。
核电站的发展历程
1942年12月2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在前苏联建成。从第一座原子能电站建成至今,核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起步阶段,核电站使用的是早期原型反应堆,被称为第一代核电站,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示范形式来验证核电在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并不作为发电站使用。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高速发展阶段,核能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了验证。这一阶段陆续建成了电功率在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和石墨堆等核电机组,这些核电机组也被称为第二代核电站。早期,第二代核电站的安全系统需要由操作员人工启动,通过指令来进行机电操作,依靠电力系统运行。之后,大部分核电站增加了若干自动的安全功能,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启动安全系统,还无需完全依赖于电力系统,安全性大大提高。目前我国仍在运行的核电站大多采用的是第二代改进型核电站,运行情况良好。
上世纪8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进入减缓发展阶段。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这些事故使人们重新评估核电的安全性。核泄漏事故的发生也促使科学家们研究更安全、高效的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站正是在这个阶段启动研究的。
21世纪至今是复苏阶段,第三代核电站以其更安全、高效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AP1000核电技术在发生堆芯熔化事故时能有效防止反应堆压力容器熔穿,将堆芯放射性熔融物保持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使放射性向环境释放的概率降到最低,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与此同时,第四代核电站技术的研究也在稳步进行中。可喜的是,中国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使我国掌握了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核心技术、设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在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中占得先机。未来,核电必定能为我国带来巨大和经济效益。

 

香港昆仑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地铁,高速公路隧道,石油化工,冶金核电,海工造船。桥梁矿山等行业内部应急专用通讯系统,风景区,机场游客求助管理系统,市政SOS,110,119报警系统。特种工业IP电话机,SOS 电话机,IP调度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抗干扰扩音-声光电话机昆仑KNZD-65,昆仑KNSP-08-L,昆仑KNZD-08-S等等。
 
详细的产品信息敬请关注公司官网:http://www.koontech.com/c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