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在线 新能源设备】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正式开局之年,中国每年将新建6至8座核电站,并将为引进自主开发的新型核电站投入共5000亿元资金。尽管国际竞争激烈,但随着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实施,核电势必势必在“十三五”迎来其发展的巅峰时刻。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 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05032.html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预计,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70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世界核能协会(WNA)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新增核电投资将达到1.2万亿美元。
面对此等规模的大蛋糕,国际核电市场竞争激烈,除出口势头最猛的俄罗斯外,日本、韩国在争夺核电市场份额上也是不遗余力。此外,凭借多年来在全球核工业领域奠定的主导地位,美法等老牌核电国家通过其国内和出口举措,对全球核电发展以及新兴国家核电技术选型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全世界具备核电输出能力的国家中,美日俄法韩均采用压水堆,中国直面激烈竞争。尤其在一些风险相对较低、法制较为健全的核电市场,各国核电巨头均虎视眈眈。
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局势,我国核电将会迎来怎样的态势?
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核电的发展是中国积极应对形势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的过程中,调速度但不减发展势头,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加快建设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是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能源结构、改善民生的绿色发展重要举措,对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和有效投资需求,推动提升中国装备品质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核电也将和去年一样,因其发展潜力而备受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董事长孙勤3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践行核电“走出去”战略,中国力争2030年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海外机组。
孙勤介绍说,国际上现在有70多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40多个,正在计划发展的有10多个国家。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
投资策略上,东吴证券表示,核电海外扩张和内陆启动将继续拉升板块估值,装备企业今年将迎来订单拐点,业绩拐点于明后年开始体现,其中手握核心原材料、新产品品类储备丰富以及布局核电后市场的先行者会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海通证券分析师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内核电产业平均每年的投资额约1400亿元,其中设备占比60%左右,市场空间840亿元;长期来看因核电经济性可媲美火电机组,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同时随着内陆核电的批准以及一带一路提振出口,预计2020年之后设备市场将超千亿。”
核电概念股一览
上海机电:主要生产核电成套起重设备,独立中标秦山核电三期70万千万的核电项目。公司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型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形成了设备总成套、工程总承包和为客户提供现代综合服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核科技:作为中核集团旗下主要的核电用阀门生产公司,受益国家大力发展核电,公司顺势而为致力于打造核电用阀门新的增长极。另外,核化工用阀门是公司另外的一个较为突出的业务,核化工用阀门主要用于核燃料加工等方面。
沃尔核材:是核辐射改性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核技术应用电子和电力新产品、新设备的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
保变电气:天威保变签订了福建宁德核电站10台高压厂用变压器订货合同。已成为1000kV级及以下各类变压器、互感器、电抗器、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设备、高压套管、变压器专用设备以及IT技术等多产业的综合经济实体。
上海临港:将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有意共同出资组建核电仪控系统工程的合资企业,共同承担第三代核电AP1000仪控系统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以及在AP1000基础上发展的序列堆型仪控系统的研发和制造。
大唐发电:大唐发电进入核电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其参股的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108.9万千瓦)。
盾安环境: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公司签订了关于田湾核电站3、4号机组核岛通风空调系统(HVAC)项目总包协议,金额为1.54亿元。
赣能股份:第一家内陆核电站落户彭泽,作为投资经营商的赣能股份顺理成章的成为全国第一家核电营运商。